考研政治史纲讲义:6.4 中共党成为抗战中流砥柱1
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
(一)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
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:动员和依靠群众;与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,我党主张全面抗战的路线,即人民战争路线。
1937年8月洛川会议,中共制定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。
采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。1938年毛泽东发表《论持久战》演讲,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、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。
(二)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
敌后战场的开辟
正面作战:平型关忻口会战雁门关夜袭阳明堡
1937年9月,一一五师在晋东北取得了平型关大捷,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重大胜利,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;
一二九师以一营兵力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,毁伤敌机20多架。
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。
敌后游击:华北;长江南北
民族英雄:左权;赵尚志;彭雪枫;杨靖宇;狼牙山
(三)坚持抗战、团结、进步的方针
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:
思想上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
放手发动群众,壮大人民力量;
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,冲破国民党的束缚,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;
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。
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,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。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。
坚持抗战、团结、进步,反对妥协、分裂、倒退:
1939冬-1940春第一次反共高潮(陕甘宁、陕西、河北)
1941.1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
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
“发展进步势力,争取中间势力,孤立顽固势力”
进步势力:指工人、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(人民军队也是)。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。为了发展进步势力,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,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,扩大八路军、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,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,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,发展全国民众的抗日运动。
中间势力:民族资产阶级、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。争取中间势力的条件: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;一几是尊重他们的利益;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。
顽固势力: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,即以蒋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。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,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,以统一为主。同顽固派作斗争时,应坚持有理、有利、有节的原则。
2025考研人数达388w,考研热度依旧火热!如何备战2026考研?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?在职考生如何备考?考研知识点繁多,择校困难大,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。网课面授多项选,专业辅导1对1,全年集训随时学!